继承 融合 创新 超越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胡平
中国的企业文化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成长过程。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的企业文化开始进入中国。中国的企业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企业本身的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它是背靠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形成在企业里的精神支柱,它不仅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也体现在企业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这种软实力对企业的进步与发展起了关键作用。我们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以中央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要求为根本目标和宗旨,引领企业跟上新时代,我们企业文化任务很重。
1993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以后,中央派我们到中央党校学习,我去学习了一个月。期间,我写了几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章里我讲了八个字,是文化的“继承、融合、创新、超越”。
继承
中国人、中国的企业当然要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其实我们历史传承的中华文化,有很多我们还没有发掘出来。《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那么愚公移山是要做什么呢?我有篇文章发表在解放日报上,里面解释说愚公移山“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是要把太行山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起来。因为他移山是要打通到汉水南岸的路。这说明他实际上是物流的祖师爷。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积极向上的理念需要我们去挖掘和认识。那么西方的文化,从什么时候起来的?它有个新教伦理,新教伦理启动了西方的资本主义。这套东西放到现在来看,它提倡的是竞争思想,即到外面去占有,把别人的地方变成它的殖民地,是提倡“争”的森林法则,就是弱者强食,这种理念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竞争有不同的解释。竞,是同一个方向,譬如马拉松比赛,你跑在前面,得了冠军,你进步了,我跟在后面也进步了,也赢了;争,是你死我活的,有“森林法则”,你吃掉我,我吃掉你。中国向全世界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你发展了,我也发展了,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继承和创新。企业文化的继承首先是企业的经营理念能体现我们中华文化的优秀本质,在商品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方面体现大中华文化要素,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曾提倡的“依靠工人阶级队伍”、“大庆精神”等等,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体系和时代精神。对于这样的继承,中国文化还有很多可以发展,许多宝贵的资源要开发出来。我们现在要走出去,新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的企业要以中华的优秀文化为依托,参与国际竞争。
融合
首先是经济文化要融合,我们老的传统经济文化,我讲它是“两张皮”,文化是文化,经济是经济。改革开放以后慢慢地拉近了文化与经济的距离。这个经济和文化的融合问题还没有走到高峰。改革开放初期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拉近了距离,但实际上还是分开的。所以当年企业里面认为文化就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经济和文化是阴阳共生的关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像手心与手背不能分隔开的,不能是两张皮。经济文化一体化,就是高度的融合,那么我们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还要继续。八十年代我们学习西方的企业文化“请进来”,现在我们通过“一带一路”让我们的企业文化实现了走出去,要跟国外的文化融合到一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我们广泛与国际合作,不同国家有多民族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中国文化是开明的、包容的,我们走出去不是占领,是把中国的文化与经济活动一起带向世界,与别国的优秀文化相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合作共赢。这是个广义范围的融合,经济文化融合,文化和文化的融合。我们的企业文化同样面临与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中国更多的品牌要得到世界的认同,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当前,中国和世界都正处于一个由新技术驱动的大变革、大发展、大创新的伟大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全球一体化、世界扁平化、科技社会化日趋加速,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企业文化在不断努力推进。创新的根本问题是要有新时代的思维,不能之乎者也的老旧观念。要“论语中有算盘,算盘里有论语”,老字号企业也有走出国门的,传统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从古老的文化到网络时代的文化都要有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力。小到厨房机器人,大到宇宙空间。我们的企业文化从车间小组文化扩展到互联网领域,从我们时代发展的需要来看,要有创新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都是创新。在文化方面能够走在世界的前面,这个任务还是很重的。中国目前的经济地位排在世界第二位,面临的形势很复杂,困难很多。融合还要有创新的东西才好,打开思路,机会更大,空间更广。
超越
超越自身,超越历史,超越世界,应该是这样。中国文化,应该有这个历史责任,我们看到现在有这种苗头,也有这种迫切的希望。我经常说,孙悟空和米老鼠哪个本领大?当然是孙悟空本领大,但是米老鼠知名度比孙悟空大的多。为什么孙悟空世界上知道的人不多。就是因为西方文化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又扩大了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潜力。那么我说的孙悟空何时才能打败米老鼠,是我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我预测改革开放100年的时候,孙悟空能打败米老鼠,中国的经济文化能够真正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孙悟空打败米老鼠也不是一棍子打在地上置于死地,大家还是朋友,还是很友好,不是你死我活的,应该是和合共赢。
最近习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创新的重要主体。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论天下为公、地上谋私”。其意是:天有天上,地有地下,人只能在天下地上这两个层面。地下不能去,那是地狱,现在有的人排队进地狱,是“地下谋私”。我们中华民族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倡导“天下为公”的思想。我认为,民营企业是在地上阳光下谋私,谋的私越多对公的贡献越大。“非公经济”跟“公”是有直接关系的,民营企业解决了就业问题、纳税、出口创汇等等,同样它们与国有企业各自有自己的领域,各有特点,自主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所以需要“天下为公、地上谋私”这种社会形态存在。我们企业文化也应该研究民营企业文化特点,探讨民营企业发展前景,成为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撑点。
我们企业文化历史责任大,文化自觉自信的责任大,创新的任务艰巨。